10月10日,德国霍恩林姆伯格高级文理中学研学交流团在吴兴高级中学师生代表陪同下,走进中节能乐寿康养中心,通过“沉浸式观察+互动式交流”形式,深度探索中国社区康养服务的创新模式,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人文对话。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中节能在康养领域的实践成果,更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中德青年对老龄化社会服务的多元理解。


康养展区: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展示
活动伊始,中节能乐寿康养中心负责人带领德国师生参观康养展区,系统介绍了中心“医养结合+智慧康养”的运营理念。通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适老化空间设计及个性化服务方案,交流团直观感受到中国康养产业在科技应用与人文关怀上的创新突破。德国带队教师表示:“中节能的模式为德国社区养老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如何通过技术提升长者生活质量,值得深入研究。”
银发对话:京剧与书法的文化共鸣
在“银发对话”环节,康养中心草根艺术团的老年成员以一段京剧《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民乐表演点燃现场气氛。德国学生被传统乐器的独特韵律吸引,纷纷用手机记录这一文化瞬间。随后,研学生们参与投壶、书法等特色活动,78岁的沈爷爷现场挥毫写下“中德友谊”四字赠予交流团,德国学生则以合影留念回应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
“老人们脸上的笑容让我深刻体会到‘老有所乐’的意义。”德国学生代表安娜感慨道,“这里不仅提供生活照料,更通过文化活动让长者保持活力,这种理念与德国‘积极老龄化’不谋而合。”
跨界互鉴:共绘老龄化社会服务新图景
活动中,中德师生围绕“康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中节能乐寿康养中心负责人分享了“乐龄生活”理念,即通过健康管理、文化赋能和社群互动,帮助长者实现自我价值。德国教师团队则介绍了欧洲社区养老的志愿者参与机制,双方就资源整合、代际融合等议题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吴兴高级中学带队老师指出:“此次交流打破了文化隔阂,让青年一代看到不同社会背景下对‘幸福晚年’的共同追求。中节能的实践为国际康养合作提供了鲜活案例。”
此次中德研学交流,不仅彰显了中节能在康养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以文化互鉴为契机,为全球老龄化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未来,康养中心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康养服务与国际先进理念的深度融合,推动康养服务迈向更高水平。
图/文 湖州分公司 谢明碗